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您当前的位置 :烟台文艺网 > 文艺时空 > 文艺名家 > 专栏文章 正文

戴恩嵩:专家的说法

作者:烟台文艺网 更新时间:2014-07-27 15:33

 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有关老年保健的专家群也应运而生。这些专家都有一大堆令人肃然起敬的头衔,名气很大,他们到处作报告、搞讲座,出售光盘和著作,十分风光。

  案头放着厚厚的几大本书,都是这些保健专家们的宏篇巨制。他们写的书,印刷十分精美,封面上赫然缀有“让你活到一百岁”等字样,异常醒目,也很有吸引力。作者的玉照,虽经精心装扮并用电脑处理、看起来和实际年龄差不多,还算说得过去。书很厚实,字号也大,语言通俗易懂,读起来并不吃力,专家们说的事儿也容易做到。还有一些报刊、网络载文,更是长篇大论,言之凿凿,很吸引人,于是就读。 如果对这些宏篇大论读个一篇两篇,还说不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,一旦读得多了,就越读越糊涂,只有东张西望无所适从的份儿了。感觉是,这个专家群的出现有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。前些年还不知他是何处人士或者只知他当过几天医生,而现在就以保健专家的名份红遍大江南北了。更加令人可怖的是,这个专家群里的“家”们各说各的理,各念各的经,他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和诋毁之处随时可见。甚至一位专家名世之后,马上就会出现另一位观点与其相左的专家来个夸夸其谈、连篇累牍地反驳、反对,他们的常用语就是“你说的是个误区”。他们互相吵架吵得热闹非凡,此情此景蔚蔚壮观,目不暇接,真是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了,其繁荣景象前所未见。对读者来说,读了半天你很难知道哪本书念的是真经,哪家的观点是邪说,你只能望书兴叹,无所适从。这样做不正确,那样做也不对,只有叫苦连天的份儿了。

  举几个小例子:

  吃饭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要想身体好,每顿只吃八成饱;那个专家说,不对,只要有饥饿感就得吃,特别是中午,一定要吃饱。有专家让我们只吃几种颜色的食物,好像可吃的食物颜色竟如此单调。他还说,每人每天要吃2两肉。疑问是:难道拳击运动员和刚出生的娃娃、年轻小伙子和80岁的老太太每天都吃同样数量的肉吗?专家闭口不谈。

  喝水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每天喝6到8杯水能防治高血压、心血管病、哮喘、气管炎、过敏症、关节炎等疾患。而那个专家说,这是个误区,喝水太多会增加肾脏负担,把肾脏喝坏了,那可不是小事!这个专家说,没经过滤的矿泉水是最好的饮料;那个专家说,什么样的水也不如自来水。

  喝茶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唯有绿茶好,可防癌症和心血管病,有人觉得花茶香、爱喝花茶,他就说:“香油很香,你去喝香油吧!”(像不像泼妇在吵架?)那个专家说,一年四季要喝不同的茶,老喝一种茶对身体有害无益。第三种观点的专家又说了:喝茶、喝咖啡和工业制作的饮料都不能代替喝水,相反,它们会把身体中储存的水份带出来,增加排泄量,把身体掏空。

  牛奶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喝牛奶能补钙,中国人普遍缺钙,必须每天喝杯牛奶。那个专家说,牛奶本是牛喝的,中国人对牛奶难吸收,而且牛奶喝多了就会得骨质疏松症。2008年,三鹿毒奶粉事件被曝光,30万人中毒,6个孩子被毒死,有专家立即出来发话:只要不超标,三聚氰胺还是可以用的。他们说完就睡觉去了,而消费者呢?对以后的三聚氰胺是否超标,只有天知地知,你我有谁能知?许多人只好被逼去买相当于国外两倍价格的进口奶粉。还有专家说,任何哺乳动物都是只有在哺乳期才会产奶,乳牛所以长期产奶,是人类用激素催出来的,这种牛奶对人类有害无益。他还做过实验:有两头初生小牛,一头喝母牛鲜奶,另一头喝经过加工的盒装牛奶,60天后,喝盒装牛奶的小牛死了。专家的结论是:牛奶经过工业加工,连牛都不能喝,人怎么能喝呢?这就把我们推进了两难的境地:继续喝牛奶吧,一喝就想到那头死去的小牛;不喝吧,全国数千万奶业从业人员就得歇着,这如何是好?

  早餐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早餐只能是一份生菜,一份白薯,一份谷物,一杯豆浆。那个专家说,早饭要吃好,牛奶鸡蛋不可少。又有专家说,早餐最好少吃或不吃,即使吃也只能吃小米稀饭、水果为宜。还有一位专家说,豆浆、白粥、油条是中国最美的传统早餐,为什么不能吃?我都吃到98岁了。专家为我们制订的早餐餐谱可以说是太五花八门了,也许这是专家们根据自己的做法开列出来的,但是,作为平民百姓来说,地域、民族、体质、年龄、条件、习惯等都与专家有很大差异,照着同一个食谱吃饭,能行吗?

  睡眠问题。这个专家说,每人每天正常睡眠8小时,作为老年人能睡6、7个小时也不算是问题。那个专家说,从上床时算起或夜间起床小解再上床算起,半小时内不能入睡,就可以断定是患了失眠症,他把失眠大军的人数又扩充了好几倍。疑问是:半个小时后再入睡,即使睡上8个小时,也算是失眠吗?还有:这个专家说,右侧卧睡觉好,避免压迫心脏;那个专家说,左侧卧睡觉好,避免压迫肝脏。疑问是:到底怎么个睡法?是不是还会有个专家出来说站着睡觉好呢?

  像这样的例子,在专家们的长篇大论中比比皆是,不一而足。

  专家们总是拿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话吓唬我们:“大多数人死于无知”。那么,读了他们的著作就会“有知”吗?就会“活过百岁”吗?

  这批专家真是太可爱了,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至于读他书的人到底该怎么做他们一概不管。读者呢?合卷之后,除了敬佩专家的不厌其烦,敢说敢写,还会想到什么?面对洋洋数百万言的著述,我们很有理由奉劝这些专家们,为了不再贻误国人,也为了他们不再丢人现眼,最好先歇一歇,想好了再说。以吵架为己任的保健专家们,总是把目光专注在同行们怎么说,而不曾想想读者需要的是什么。当争吵着的双方只是为了标新立异、争强好胜、辩倒对方、并无充分理据时,读者能从中得到什么?难怪在网络上有人把这样的“专家”写成“砖家”,这类专家不向人们传授科学知识,只以“拍砖”为能事,把读者带进迷宫后,也就赚足了版税,自己却在偷着笑呢!

  有位专家曾去拜访过长寿学者季羡林,指望季老说出的长寿经验会证明他的“保健理论”正确。而季老却说:“我的长寿诀窍有三条,抽烟、喝酒、不锻炼。”这3条正是专家在他的著作中批判的,他听后顿时目瞪口呆,无话可说了。为何如此尴尬?因为他的知识不够,很难对这种他所意想不到的个例作出解释。尽管后来季老作了一些说明:他不是不想锻炼,而是整天专注于写作,无暇去当“锻炼专业户”,没有时间老是吊在树上引体向上、把脚放在护栏上压腿。专家呢?从此销声匿迹、一言不发了。季老享年98岁,也算是高寿了。但在保健专家以后的著作里,说不定会读到这样的论述:“如果他能按我的理论去保健,话过100岁没问题。”

  当然,学术界的争论可以持不同的观点,可以各持己见。但我读过的这些保健书并非学术论文,而是指导人们怎么保健的实用读物,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专家们凭自己的感觉、拿那些没有定论的东西来指导人们的生活,说轻了,是急功近利,哗众取宠;说深了,就是谬种流传,误人不浅。

  据我所知,这些著作的作者,大都当过医生。在我国历史上,医学界寿命最长的当属唐代名医孙思邈了。有资料说,孙思邈100岁时才完成了他的第二部医学名著《千金翼方》,他活了141岁。后来有人考证说,孙思邈的生卒年份不详,有的说他活了102岁,有人说是116岁。不管怎么说,孙思邈毕竟是个长寿老人。目前,我国百岁以上的老人两万多,大都是草根平民之属,没听说里面有几个读过专家的著作的。根据2012年的统计,烟台市百岁以上老人391人,没有一个是医生。至于“保健专家”这个新兴行业里,年龄最大的70多岁,他们可谓是“有知”的一族了,肯定能够活过100岁吗?这只好骑驴看唱本——走着瞧了。

  我以为,这些由医生脱胎而来的保健专家们忘记了最具常识意味的一条,那就是:治疗生理方面的疾病和人生保健是两回事。且不说目前医生的分科十分精细,即便是一个全科医生,他学过生理学、解剖学、病理学、药物学等都与生理方面的治病防病有关,要成为一个保健专家还远远不够。因为人的健康,不仅仅是生理上没有病,还有心理问题、社会适应能力问题、文化修养问题、社会和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问题。要真正保证人的健康,作为专家来说还应该具备哲学、心理学、教育学、生物学、社会学、伦理学、美学、文艺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。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保健专家出现。

  我们读过的这几位,只能说他们是些医生,在医院里坐诊或上山下乡送医送药肯定会受欢迎。然而,这种活计发家致富太慢,不如先在媒体上大肆炒作一番,再到各地无偿讲座,接下来就东拼西凑地弄出几本大书,成几十万几百万册地发行,很快就成了暴发户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:媒体把某专家的访谈、讲座播放无数遍,使他红遍长城内外,后来,不知哪根神经出了问题,不知哪道关节发生了阻塞,又是这一媒体在一夜之间又说这位专家是个骗子,再把他打入冷宫,让他永世不得翻身。许多专家被媒体折腾得死去活来,这种情况更加说明,我们的专家是靠媒体捧起来的,而不是靠什么真本事而成名,他们要想成为真正的保健专家,还得走一段很长很长的路。

  我们不得不无奈地说,按照现有这些专家的说法去做,这日子还有法过吗? (2014年6月)

责任编辑:文艺网编辑部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